近日,厦门市农业农村局发布了2024年《厦门市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回顾了去年厦门全市水资源数量、开发利用情况等方面的表现。公报显示,2024年,厦门全年降水量、水资源总量均比多年平均值有所增加,比上年也有所增加;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4.948亿m3,本地水资源利用率为22.60%;全市总用水量为75724万m3(不含河道生态补水),同比上年增加5.23%;全市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为279m3,比上年增加1.45%;人均综合用水量为142m3,比上年增加5.19%。
2024年全市水资源总量14.948亿m3
2024年,全市平均降水量为1708.9mm,比上年增加0.41%,比多年平均值增加13.62%,折合年降水总量为29.062亿m3,属偏丰水年。全市最大年降水量为同安区莲花镇小坪水库站2545.0mm,最小年降水量为翔安区新店街道张埭桥水库站1122.0mm。
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4.948亿m3,比上年增加2.20%。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2.320亿m3,当年比多年平均值增加21.33%。各行政分区中水资源量最多的是同安区,为7.800亿m3,占全市的52.18%;最少的是湖里区,为0.402m3,占全市的2.69%。
全市地下水资源量为3.590亿m3,比上年增加5.90%。地下水资源量最多的是同安区,为1.752亿m3,占全市地下水资源量的48.80%,最少的是湖里区,为0.111亿m3,仅占全市地下水资源量的3.09%。
2024年,据全市5座中型水库和9座重要小(1)型水库的统计数据显示,水库年末蓄水总量为12290.6万m3,比上年末增加640.1万m3。其中中型水库2024年末蓄水量总量为9651万m3,比上年末增加4.9万m3。重要小(1)型水库2024年末蓄水量总量为2639.6万m3,比上年末增加635.2万m3。
全市总用水量94369万m3
2024年,全市含河湖生态补水的总用水量为94369万m3,不含河道生态补水的总用水量为75724万m3,比上年增加5.23%。其中,居民生活用水量最多,为28055万m3,占总用水量37.05%;其次是城镇公共用水量为14554万m3,占总用水量19.22%;工业用水量为13812万m3,占总用水量18.24%;农田灌溉用水量为9892万m3,占总用水量13.06%;城乡环境用水量为6343万m3,占总用水量8.38%;林牧渔畜用水量为3068万m3,占总用水量4.05%。
全市总用水量按行政分区统计,同安区用水量为15538万m3,占总用水量的20.52%;翔安区用水量为15525万m3,占总用水量的20.50%;集美区用水量为12567万m3,占总用水量的16.60%;思明区用水量为11758万m3,占总用水量的15.53%;湖里区用水量为10697万m3,占总用水量的14.12%;海沧区用水量为9639万m3,占总用水量的12.73%。
2024年,全市用于河湖生态补水量为18645万m3,其中,九龙江引水用于湖边水库生态补水量为636万m3,中水回用于河湖生态补水量为18009万m3。
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为279m3
2024年,全市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为279m3,比上年增加1.45%;人均综合用水量为142m3,比上年增加5.19%。
根据用水情况,比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全年万元生产总值(GDP)用水量为8.8m3,比上年减少1.1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6.0m3,比上年增加5.26%;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496m3,比上年减少3.88%;城镇人均公共用水量82升/日,比上年增加6.49%;人均生活用水量218升/日,比上年增加5.83%;人均居民生活用水量144升/日,比上年增加6.67%。
170家用水单位日均节水1.82万m3
2024年,水资源刚性约束进一步强化,281家公共机构进入全省第二批节水型单位名单、累计建成803家;厦门大学等3所高校创建省级节水型高校、累计建成8家。
出台《厦门市用水单位水平衡测试管理办法》,全年推动170家用水单位开展测试工作,用水单位累计投入节水资金8653万元,日均节水量达1.82万m3;完成水权交易4单、共交易水量810.85万m3,交易金额排名全省首位。
2024年,思明区、湖里区、同安区创建县域节水型社会通过省级审核,完成全域创建任务。(资源水保处)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660-1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