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XM00120-03-01-2022-016 | 主题分类 | 农业农村 |
发布机构 | 厦门市农业农村局 | 文 号 | 厦农〔2022〕68号 |
生成日期: | 2022-07-14 | ||
标 题: | 厦门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2022年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 | ||
内容概述: | 厦门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2022年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 |
机关各处室、各直属事业单位:
为进一步推进全市农业农村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根据《厦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22年工作要点》的相关要求,我局研究制定2022年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厦门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7月14日
(此件主动公开)
厦门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
2022年厦门市农业农村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国家、省、市信用体系建设各项部署,以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为着力点,创新信用在农业农村领域的服务与应用,充分发挥信用在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现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如下:
一、推进农业农村信用制度建设
1.落实细化国家政策文件。针对国家、省、市出台的信用文件,研究制订贯彻落实意见和工作方案,抓好贯彻落实。编制2022年农业农村公共信用信息目录,按照权责清单更新情况修订公共信用信息目录并向社会公开发布。
2.出台信用承诺管理办法。全面推广容缺受理、证明事项告知等信用承诺,及时更新承诺事项动态,加快办理进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现“承诺-践诺”全闭环管理。按规范将信用承诺书及时报送至市信用平台。提升农业信用平台承诺履诺信息的归集总量。
3.出台信用评价分级分类管理办法。根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行业特点,制定信用评价分级分类管理办法,明确主体信用信息管理流程,建立行业信用等级评价标准和评估模型,规范主体信用等级。制定农业行业领域信用评价结果,向社会进行公示,将评价结果应用到财政资金奖补、特色产品评选等领域。
二、建设农业农村信用信息管理平台
4.推进涉农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依据公共信用信息目录推进涉农信用信息的采集入库工作。建立信用信息数据库查询机制,推动涉农信用信息规范有序向涉农金融机构开放。落实信息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和加强信用数据安全管理机制,确保信用数据安全使用,防范数据泄露。
5.加强市场主体权益保护。健全信用信息安全管理机制,规范开展信用网站信用修复,依法保护企业、个人信用信息安全。建立异议处理工作机制,按时处理反馈异议信息核查结果。
6.提升“双公示”信息报送效率和数据质量。建立“双公示”数据上报台账和审核工作机制,加大对权责事项的梳理,明确“双公示”数据报送的责任主体。根据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报送要求细化数据报送标准,提升报送效率和数据质量。完成信用异议信息核查、处理、反馈,做好“双公示”信息的变更、撤销、删除及修正。
7.做好与市信用信息系统对接工作。健全农业农村部门执法信息平台等自建业务系统与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对接机制,建立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用数据向市平台自动化、实时化上传机制,在事前审批、事中监管、事后奖惩环节中加大对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查询力度,逐步形成信息上报和使用全流程闭环。
三、拓展农业农村信用信息应用场景
8.加强信用报告与信用评价结果应用。按照《厦门经济特区社会信用条例》等相关要求,在行政管理、政务服务领域规范推广公共信用信息报告查询应用。充分发挥公共信用评价的监管的作用,结合农业农村领域信用评价,梳理总结形成应用典型案例。
9.探索扩展农业“信易贷”服务场景。着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需求,完善市“信易贷”平台功能,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信用产品和应用场景开发,推进“信易贷”服务在促进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优化行业监管模式、加强行业自律等方面的应用。加强政银企对接,积极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入驻“信易贷”平台,切实帮助和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
四、降低农业农村领域失信主体比例
10.建立严重失信主体治理机制。核实国家下发的各类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完善重大失信事件治理及反馈机制,建立动态治理台账,开展农业重点领域严重失信专项治理。
11.依法依规开展农业农村领域联合奖惩。规范失信约束措施及应用,落实《全国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2021年版)》,依法依规开展农业失信主体认定,审慎开展信用奖惩应用,并将奖惩结果反馈至市信用平台。
12.豁免轻微失信行为。建立轻微偶发失信行为豁免惩戒制度,以信用承诺替代惩戒,探索编制农业领域信用惩戒豁免行为清单。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研究制定农业农村系统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
五、加大农业农村诚信文化宣教力度
13.加大乡村地区诚信宣传教育力度。深入开展“诚信建设万里行”活动,立足农业农村产业特点,结合具体业务工作,在乡村地区广泛开展诚信文化宣传、信用政策解读、典型案例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加大对“信易贷”“白鹭分”等信用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开展多元化诚信宣传教育,建立农业特色诚信宣传素材库,将信用元素融入文明建设和相关业务中,依托各类媒体,开展诚信宣传教育活动。
14.加强农业系统机关诚信建设。加强“三农”工作者和农业经营主体信用管理培训,提高农业农村领域公务人员信用建设的专业能力和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风险防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