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XM00120-03-01-2024-005 | 主题分类 | 农业农村 |
发布机构 | 厦门市农业农村局 厦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文 号 | 厦农〔2024〕108号 |
生成日期: | 2024-07-01 | ||
标 题: | 厦门市农业农村局 厦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关于印发“大地流彩—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 ||
内容概述: | 厦门市农业农村局 厦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关于印发“大地流彩—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
各区农业农村局、文联:
根据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大地流彩—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方案要求,市农业农村局、市文联结合实际,制订了《“大地流彩—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实施方案》。现将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开展相关活动,并及时将活动开展情况和工作总结分别报市农业农村局和市文联。
联系人:市农业农村局促进处 杨晓萌 2892293
市文联协会工作部 张言发 2855511
厦门市农业农村局 厦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024年5月29日
(此件主动公开)
“大地流彩—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实施方案
根据省农业农村厅、省文联《“大地流彩—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厦门实际,市农业农村局、市文联决定联合开展“大地流彩—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目标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坚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深入挖掘乡村本土文化,突出“闽派诗歌”“闽南戏曲”“厦门民间文艺”等地域特点,务实高效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活动,推动具有厦门特色的闽南乡村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中守正创新,取得新的进步、发生新的变革,为新时代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二、时间安排
2024年5月至12月。
三、重点活动
(一)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教育宣讲。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厦门工作时开创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宣传新时代厦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新成就、发生的新变革,描绘我市乡村振兴的显著成效。结合农民群众的切身体验,讲述农民群众感念党恩、永跟党走的质朴心声,抒发对党的深厚感情和真诚祝福。
(二)培育特区乡村振兴“新农人”。组织开展2024年福建省“新农人”演讲大会厦门市赛,搭建“新农人”培育成果和精神风貌大展台,在乡村振兴赛道上营造创先争优、互促互进的良好氛围。因地制宜开展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和传统技能比赛,通过远程教育、集中培训等多种方式,促进乡土人才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挖掘培育更多高层次乡村技能人才,提升乡村振兴人才支持水平。
(三)举办弘扬优秀传统乡土文化系列活动。发挥文联系统相关协会作用,深化“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以“‘艺鹭’为民”为主题,用好“文联服务点”和“文艺两新”集聚区平台,坚持以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宣传闽南地方特色乡土文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弘扬敢拼会赢、敬业乐群、扶危济困、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等中华传统美德,营造家庭和睦、乡里和谐、干群和洽的乡村文明新风尚。
(四)办好乡村“市民文化节”。以“厦门市民文化节”系列活动为载体,加强对乡村文化艺术资源的有效利用,用好农村戏台、祠堂、文化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公共空间,承办打造一批具有浓郁乡土特色和地方特点的乡村文化活动项目,激发农民参与热情,提供贴合农民需求的高品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活动融入农村生活。
(五)开展引客下乡主题活动。秉承“农业是根”“文化是魂”“旅游是路”的理念,将乡村文化旅游纳入推广路线,发布“村迹图”,首批推出17个重点村居、24条乡村振兴主题线路,鼓励引导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带头,辐射带动市民、游客参与,推动会议、研学、培训、疗养、康养、旅居等活动下乡。开展夏爽繁星、金秋踏果、围炉冬暖等不同季节的主题活动项目,带动乡村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兴农、文旅结合、城乡互动的良好格局。
(六)打造乡村文化品牌IP。举办乡村文化IP大赛,开展乡村文化“亮点”征集活动,依托闽南民间文化艺术资源,提炼乡村文化精髓,与现代文明要素相结合,开发具有乡村特色的节庆活动、创意产品,构建乡村文化产业链,创建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IP,提升乡村文化艺术竞争力和影响力。
(七)举办喜迎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乡村体育和文化赛事。结合2024年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系列赛事,重点举办乡村广场舞大赛、村跑等活动,因村制宜广泛开展乡村阅读、乡村“晚会”、乡村民俗节庆等活动,助力提升乡村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丰富乡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四、有关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区农业农村部门、文联要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因地制宜,认真落实好活动方案。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守各项纪律规定,厉行勤俭节约,规范财务管理,不得违规收取任何费用,积极为农民群众参与活动提供便利。
(二)广泛动员参与。注重鼓励支持和吸引各行业精英、社会力量等专业人士参与乡村文化振兴活动,发挥大学生村官、艺术家、企业家、教师、退伍军人、社会贤达等新乡贤的作用,引导广大村民见贤思齐、见德思义,积极参与乡村文化活动。
(三)创新开展活动。在积极参加全国和省、市活动的同时,结合本地实际,统筹协调各部门资源,组织策划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活动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典型,展示推介农民群众自主开展文化建设涌现的先进代表、感人故事,让具有乡土气息的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
(四)注重营造氛围。充分运用报、刊、台、网、微、端、屏各类媒体工具,发挥各级融媒体中心等作用,以全媒体矩阵、多元传播方式开展宣传报道,多角度展示厦门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设成果,扩大活动声势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