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XM00120-12-01-2025-022 | 主题分类 | 议案提案 |
发布机构 | 厦门市农业农村局 | 文 号 | 厦农函〔2025〕38号 |
生成日期: | 2025-05-08 | ||
标 题: | 厦门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4080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 ||
内容概述: | 厦门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4080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
答复类别:A类
市市场监管局:
《关于优化和提升厦门市食品安全的提案》(第20254080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食品安全关乎民生福祉,为提升我市食品安全水平,丁沙沙委员提出学习先进经验,加强食物溯源能力等意见建议,具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我局高度重视,结合职责职能,认真做好提案办理答复工作。
二、措施与成效
(一)加强年度工作筹划部署。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有序推进,我局制定并下发《2025年厦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点》《2025年厦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任务清单》等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各级各单位工作职责,强化工作部署,细化任务分工。
(二)打造我市农安智慧监管平台。借鉴省内先进市县优秀经验,开发建设“厦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智慧平台”,完善市、区、镇街三级网格化监管机制,推动镇街基层网格化监管工作做细做实。目前,该监管平台已全面投入使用,助力基层农安监管效能提升。
(三)不断提升基层监管能力。提升基层监管人员的专业素养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2025年,我局举办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培训班,市、区、镇街三级农安监管人员70余人参训,培训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点工作,设置基层农兽药残留限量规定等五大专题课程,邀请省农业农村厅质监处、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专家现场授课,并结合典型案例分析、现场演示等教学方式,增强培训的实用性。截至目前,市、区开展配套培训6次,共培训近200人次,涵盖监管人员、监测人员、农技推广人员、农产品生产者、农资门店经营者及产地收购商,有效提升基层监管队伍专业化水平,强化风险防控与应急处置能力。
(四)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力度。科学有效的监测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我局制定《厦门市202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工作方案》,明确全市5600批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任务,强化对重点品种的监测力度。2025年以来,全市开展种养殖环节定量监测1418批次,合格率99.0%;完成胶体金快检8988批次,开展酶抑制法农产品快检(含企业)24318批次。2025年第一次国家例行风险监测,共抽检我市种植业样品62个、畜禽样品36个,合格率99.0%。
(五)持续推动并行制度实施。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并行制度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支撑。2025年以来,全市已累计通过省并行系统赋码出证10207批次。同时,下发通知要求各区开展生产主体核查,将更多主体纳入监管,确保农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推动计划
尽管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基层监管能力在面对繁重监管任务时仍显不足,专项治理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提升,监管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局将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深化智慧监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厦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智慧平台”应用,提升市、区、镇街三级“互联网 + 网格化”程度,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监管效率和精准度。
(二)提升基层监管能力。完善镇街检测室和村居协管员考核机制,建立动态调整和奖惩制度,将工作成效与考核结果挂钩,压实属地责任,打造一支业务精湛、责任心强的基层监管队伍。组织开展农安技能竞赛,激发基层网格员学习热情,增强监管技能与应急处置能力。
(三)强化风险监测预警。建立厦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会商机制,形成多部门协同、市区镇街联动的工作格局,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现代化水平。对豇豆、芹菜、豆芽等重点品种实施“一品一策”精准监测,科学制定监测计划,确保全年监测任务保质保量完成,及时发现和化解潜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
(四)深化专项治理攻坚。针对豇豆、芹菜、热带水果、直供学校农产品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攻坚治理行动。持续更新生产主体名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推行上市前批批速测,严格把关承诺达标合格证开具情况,确保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联合公安部门加大农资打假力度,严厉查处禁限用药物使用行为,对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及时曝光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慑。
领导署名:洪志伟
联 系 人:康仕成
联系电话:15260162070
厦门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4月29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