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XM00120-03-01-2025-013 | 主题分类 | 农业农村 |
发布机构 | 中共厦门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 文 号 | 厦农办〔2025〕7号 |
生成日期: | 2025-04-28 | ||
标 题: | 中共厦门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打造“厦乡趣”品牌 推动“以城带乡、引客下乡”工作方案》的通知 | ||
内容概述: | 中共厦门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打造“厦乡趣”品牌 推动“以城带乡、引客下乡”工作方案》的通知 |
各区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部门:
经报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将《打造“厦乡趣”农文旅品牌 推动以城带乡、引客下乡工作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中共厦门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4月21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打造“厦乡趣”农文旅品牌
推动以城带乡、引客下乡工作方案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城乡融合、以城带乡”和引客下乡的部署要求,从我市实际出发,打造全市“厦乡趣”农文旅品牌,实现“客端发力、城辅乡成”,制定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以城区居民为对象、以各种活动为牵引、以市场运作为手段、以偏远乡村为优先、以运营主体为依托,突破“策划+宣推+引流+提升”四个重点环节,每年举办“厦乡趣”系列活动不少于100场,间接带动不少于300万人次市民下乡,带动农民增收不少于1.5亿元。通过一系列规模化品牌活动,满足城区休闲旺盛需求,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形成“以城带乡、引客下乡”的厦门模式。
二、工作内容
(一)打造一个农文旅IP品牌“厦乡趣”。以“城郊型乡村休闲文化生活”为核心,打造集文化创意、农事体验、生态康养、亲子研学等于一体的“厦乡趣”品牌。通过品牌塑造和运营,提升全市“以城带乡、引客下乡”整体知名度和美誉度,形成市民搜索路径依赖,集中开发一批特色旅游产品,推动城乡实现多元业态融合,让生态价值变情绪价值,流量变增量,乡村颜值变产值,实现农文旅的可持续发展。(牵头单位:市委农办、市文旅局;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广电集团、岛外四区政府)
(二)建设一个“厦乡趣”智慧服务平台。开发“厦乡趣”小程序,实现“信息发布+集中宣传+客源归集+客户反馈+用户分析+数据决策”全链条闭环。平台将集成全市引客下乡活动资源、客群资源、线路资源和宣传资源,并借助“实时热力图”“经验数据图”,有效引导分流、避免扎堆。同时,做好市民游客大数据分析,为产品、线路等动态调整提供数据支撑,构建“数字引流+精准服务+数据反哺”的新生态。(牵头单位:市委农办、市文旅局;责任单位:市广电集团、岛外四区政府)
(三)策划开展一系列“厦乡趣”品牌活动。引进第三方专业团队,策划“鸟语花乡”“古色古乡”“地道乡味”“天地音乡”等十大主题活动,按照乡村承载能力,分成大(1000人左右)、中(500人左右)、小(100至200人左右)三种规模,“把活动办在村里、把资源导入村里、把关注引到村里、把消费留在村里”,形成可借鉴可复制的发展模式,有效推动党建、研学、培训、康养、旅居等活动下乡。发挥市级媒体优势,挖掘乡村故事,提供情绪价值,让市民“下乡去”常态化。(牵头单位:市委农办;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市广电集团、岛外四区政府)
(四)构建一套接待服务标准体系。针对接待保障、旅游咨询、人员培训、质量控制等方面,制定《厦门市引客下乡接待服务标准体系》(标准汇编),推动厦门乡村农文旅服务标准化、品质化,提升市民游客满意度。统一组织接待服务业务培训,提升从业服务标准。(牵头单位:市文旅局、市委农办;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广电集团、岛外四区政府)
(五)建立一个工作推动机制。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统筹资源力量,强化协同配合,压实行业部门、市区镇村、组织(机构)和个人“四方责任”,推动活动有效开展。创新工作机制,细化“以城带乡、引客下乡”政策清单,发挥市场化策划主体作用,做好向上向外宣传,做好厦门“厦乡趣”城市话题,推动“城乡融合、引客下乡”走深走实。(牵头单位:市委农办,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岛外四区政府)
三、要素保障
(一)强化基础配套设施。多措并举提高下乡客流的接待能力,每年安排资金用于提升乡村接待能力项目,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支持乡村农文旅发展。推动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创建区域公共品牌,提高乡村民宿品质。积极推介系列风味美食,常态化开展乡村文旅商品、文创产品评选,打造具有鲜明厦门印记的乡村伴手礼。(牵头单位:岛外四区政府;责任单位:市委农办、市资源规划局、市文旅局、市市场监管局)
(二)强化财政资金保障。加强市对区涉农竞争性分配资金的统筹使用,将“厦乡趣”品牌相关资金纳入支持范围。支持“厦乡趣”品牌IP打造推广及智慧管理平台建设。支持符合发行使用条件的乡村农文旅项目积极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需求,鼓励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规模,用好农业信保基金,支持乡村农文旅产业发展。加强社会资本下乡投资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文旅产业发展项目。(牵头单位:市财政局;责任单位:市委农办、市文旅局、岛外四区政府)
(三)强化用地要素保障。加大对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涉及的道路、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将停车场、充电桩、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纳入乡村补短板的重要内容,在用地指标上予以优先保障。适应产业发展要求,对农文旅配套设施、休闲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用地等给予实操指导。(牵头单位:市资源规划局;责任单位:市委农办、市文旅局、岛外四区政府)
(四)强化客源协调统筹。拟定年度引客计划,有序引导各类党团建、群团活动、学生研学、工会疗养等活动到乡村组织。各区发动市民参与,举办“厦乡趣”系列活动,带动市民到乡村旅游、康养等,确保年度直接“带客”不少于50万人次,辐射带动300万人次的市民参与。(牵头单位:市委农办、市广电集团;配合单位:市教育局、市国资委、市总工会、市妇联、团市委、市工商联、各区政府)
附件:厦门市打造“厦乡趣”品牌工作专班
附件
厦门市打造“厦乡趣”品牌工作专班
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城乡融合、以城带乡”和引客下乡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整合农文旅资源、提升乡村承载能力,打造我市农文旅品牌,经研究,成立厦门市打造“厦乡趣”品牌工作专班。具体如下:
一、组织架构
成立厦门市打造“厦乡趣”品牌工作专班,具体名单如下:
组 长:廖华生(副市长)
副组长:柯斌伟(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伟文(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戴志望(市广电集团董事长)
成 员:市委农办、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资源规划局、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工商联、市广电集团和各区政府分管领导。
工作专班下设5个小组,职责分工如下:
(一)综合协调组(牵头单位:市委农办)
1.统筹协调专班日常工作;
2.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按需召开);
3.督办重点任务落实;
4.根据需要向市委、市政府报送工作进展。
(二)品牌活动策划组(牵头单位:市委农办、市文旅局;配合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广电集团、岛外四区政府)
1.设计“厦乡趣”农文旅品牌;
2.策划开展系列规模化示范性活动;
3.搭建乡村农文旅智慧服务平台;
4.构建“厦乡趣”服务标准体系;
5.做好“厦乡趣”品牌及活动宣传推广;
6.组织新媒体达人采风等活动。
(三)客源协调组(牵头单位:市委农办、市文旅局、市广电集团;配合单位:市教育局、市国资委、市总工会、市妇联、团市委、市工商联、各区政府)
1.拟定年度引客和带客工作计划,有序引导客流下乡;
2.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团建、群团活动、学生研学、工会疗养等活动下乡;
3.开展一系列“厦乡趣”品牌活动,重点引导城市居民下乡,辐射带动其他游客到乡村组织各类活动;
4.每季度向专班报送“引客带客”数量情况。
(四)乡村承接能力提升组(牵头单位:岛外四区政府;配合单位:市委农办、市文旅局、市市场监管局)
1.推动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2.推动开展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3.发展乡村休闲农业,打造乡村夜市场景、乡村“土特宴”和乡村“伴手礼”;
4.推动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
5.落实乡村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开展乡村旅游市场价格专项监管,快速响应处理乡村旅游投诉。
(五)要素保障组(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市资源规划局;配合单位:市委农办、市文旅局、岛外四区政府)
1.落实财政资金安排;
2.协调乡村农文旅项目用地指标。
二、工作机制
(一)联席会议制度:根据需要召开工作推进会,调度重点任务工作进度,协调解决堵点困难。
(二)任务清单管理:建立IP创建、平台搭建、活动策划等重点任务清单库,根据各项重点任务计划完成时间节点加强督导。
(三)绩效评估机制:对平台浏览量、活动引流量等指标定期进行量化评估,将评估结果运用于涉农竞争性资金分配等有关方面,持续高效推动“以城带乡、引客下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