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XM00120-12-01-2025-031 | 主题分类 | 议案提案 |
发布机构 | 厦门市农业农村局 | 文 号 | 厦农函〔2025〕57号 |
生成日期: | 2025-07-03 | ||
标 题: | 厦门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2052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 ||
内容概述: | 厦门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2052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
答复类别:A类
民建厦门市委:
《构建都市现代农业绿色体系与价值、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第20252052号)由我局会同市资源规划局、生态环境局、文旅局办理。现将有关办理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构建绿色农业体系与价值是保障都市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生态有机融合的内在要求。该提案提出做强做优都市现代农业的要素保障与执行机制、构建供给侧绿色体系等意见建议,对推动我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我局高度重视,加强与贵委沟通,会同有关单位认真做好提案答复办理工作。
二、措施与成效
(一)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制定出台《厦门市“十四五”畜牧业发展规划》《厦门市到2025年化肥减量化实施方案》《贯彻落实<福建省到2025年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实施方案>工作意见》,指导全市农业绿色发展。印发《厦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指南(试行)》,规范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理,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印发《厦门市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构建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体系。印发《关于引客下乡助推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工作方案》,推动会议、研学、培训、疗养、康养、旅居等活动下乡,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兴农、文旅结合、城乡互动的良好格局。
(二)推动绿色农业发展。一是推广科学用肥用药技术。指导科学施肥,对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土壤养分取土化验,分析土壤养分丰缺情况制定配方建议卡,开展补充(恢复)耕地种植油菜、大豆等作物提升地力试点,优化种植结构合理轮作花生及其他豆科作物,大力推广应用有机肥。指导科学用药,建立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点,示范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防治融合技术,适时发布《病虫情报》,对农作物主要病虫害进行监测,及时为农户提供准确的病虫害防治适期和方法,引导种植者精准防治病虫害。2024年全市农用化肥施用量、农药使用量比2020年均减少10%以上,提前完成十四五期间10%的任务目标。二是大力推动生态养殖。邀请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等开展我市生猪养殖课题调研,形成《厦门市生猪养殖转型升级调研报告》。会同市财政局出台《厦门市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标准化、生态化、数智化”为目标,引进外部资本和现代养殖技术,推动扶持发展型养殖企业改造升级,通过“建大退小”,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实现我市畜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当前正在积极推进国猪力信项目、鸿森蛋鸡项目、延芳和夏商凤梨山等优质项目建设。切实增强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主体责任意识,签订责任承诺书,聘请专家组成帮扶组,集中对全市51家畜禽养殖企业开展督导帮扶,有效提升我市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水平,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保持100%。三是建立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机制。探索建立“布点收集→集中储存→定点处置”回收处置机制,安排财政资金1000余万元,设立农膜回收点28个、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53个。强化市、区、镇(街)、村(居)四级联动,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利用公众号、宣传海报、微信群、村村响等方式,营造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的良好氛围。
(三)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一是打造农文旅品牌。深入挖掘本地自然风光和农业资源,持续开展美丽休闲乡村、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推介申报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省级美丽休闲乡村,打造休闲农业品牌。2024年,翔安区内厝镇黄厝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同安区莲花镇上陵村、五显镇四林村,海沧区海沧街道古楼农场获评省级美丽休闲乡村。二是促进消费升级。依托特色农产品带动乡村休闲旅游消费,策划举办各类乡村特色农文旅推广活动,进一步扩大IP影响力,推动消费升级。翔安区大宅社区依托本村“一村一品”火龙果,结合“音乐节”元素,每年定期举办“大宅火龙果节”,吸引游客前来打卡消费。三是培育新型业态。积极整合自然风光、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结合特色农业资源,发掘休闲农业新业态,延伸农文旅产业链。翔安区黄厝村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农业资源,结合艺术与乡村田园采摘,举办“莓柿欢歌”采摘节,赏画展、品果蔬、逛集市、观表演,打造“黄厝艺匠小镇”艺术IP,实现农文商旅融合发展。集美区田头村采用统一种植管理的规模化经营模式,芋稻轮作栽培,挖掘自身农文旅资源,以全链条销售、直播带货、DIY、研学营、农耕体验游等模式推广乡村游,每年吸引游客近10万人。
(四)加强行业监督管理。一是加大种植业执法检查力度。结合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计划,重点对农药、肥料、种子等农资市场开展常态性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维护农资市场运营秩序。二是加大对养殖企业督导帮扶。会同市生态环境局建立联合督导帮扶机制,加强检查指导和执法监管,累计抽查327家次规模畜禽养殖企业,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落实整改。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常态化执法检查,对未规范处理粪污、超标排放等行为依法查处,对违法行为立案查处。
三、今后推动计划
一是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要求,加快推进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厦门市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保险工作方案》,加强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
二是积极推进畜禽养殖转型升级。围绕绿色化现代化,大力引进先进养殖技术和社会资本,每年改造升级2-3家传统养殖场。围绕种养结合、农牧对接,创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典型模式和示范点。围绕粪污资源化利用提升行动,持续开展《进一步深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十条措施》宣传和指导,支持畜禽养殖场建设和改造提升粪污处理设施设备,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
三是持续推进农业绿色种植。实施科学施肥增效行动,因地制宜制定施肥指导建议,推广侧深施肥、种肥同播、无人机追肥等高效施肥模式,推广秸秆还田、水旱轮作,豆科轮作套种等技术。实施科学用药增效行动,突出主要作物、重大病虫、重点区域、关键环节,建立生态友好型的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实行分类施策、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重点从“替、精、统、综”四个方面下功夫,加强监测预警,推广绿色防控、统防统治,推进科学用药增效控害。
四是建立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利用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厦门市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工作实施方案》修订工作,探索依托农村“一把扫把扫到底”环卫保洁一体化服务体系,构建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长效机制。
五是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落实《厦门市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明确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目标和方向。落实《关于引客下乡助推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工作方案》,加快构建“农文旅研”融合发展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领导署名:王伟文
联 系 人:李新波
联系电话:5727127
厦门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6月30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