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XM00120-12-01-2025-033 | 主题分类 | 议案提案 |
发布机构 | 厦门市农业农村局 | 文 号 | 厦农函〔2025〕60号 |
生成日期: | 2025-07-03 | ||
标 题: | 厦门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4030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 ||
内容概述: | 厦门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4030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
答复类别:A类
张长安委员:
《关于加强厦门农业气象指数保险服务的建议》(第20254030号)由我局会同市气象局、市财政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厦门监管局、思明区政府、湖里区政府、集美区政府、海沧区政府、同安区政府、翔安区政府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您通过调研研究,深入分析我市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发展存在的困难,研究提出强化部门合作、加大宣传和培训、优化政策支持环境等有针对性意见建议,对完善我市农业保险产品结构,分散农业生产风险,稳定农业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我局高度重视,会同相关单位认真研究,明确办理思路,梳理相关工作情况,在充分沟通基础上形成答复意见。
二、措施与成效
(一)强化政策支持保障。为持续推动我市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防范化解农业生产风险,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切实保障农民群众利益,我局会同市财政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厦门监管局对种植保险实施方案进行修订,经多轮研究讨论并公开征求意见,形成了《厦门市水稻种植完全成本保险实施方案》《厦门市设施大棚及棚内作物种植保险实施方案》,鼓励各区及保险公司结合区域实际研究开发特色作物保险产品。同时,为调整优化我市农业保险市场结构,提升我市农业保险服务质量,推动农业保险市场向规范、有序、竞争适度的方向发展,我局会同市财政局首次开展我市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机构遴选工作,公开遴选出5家保险机构,以适度竞争有效推动农业保险承保机构提升服务质效,不断创新产品体系,为我市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发展提供创新土壤。
(二)完善保险产品结构。为增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推动我市特色农业产业的深入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近年来,我市农业保险工作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原则,加强与承保机构深化合作,着力推进“多样化、广覆盖、高标准”的农业保险发展策略。鼓励各区及保险公司结合区域实际研究开发特色作物保险产品。同安区结合区域种植特点已成功试点龙眼、水果玉米和蔬菜种子种苗气象指数保险,其中龙眼气象指数保险投保面积590亩,保额206.5万元,保费16.52万元;水果玉米价格指数保险累计投保面积3600亩,保额540万元,保费37.34万元;蔬菜种子种苗气象指数保险投保企业1家,保额30万元,保费2.85万元,为全国首单。海沧区与中国人保等保险公司积极开展交流合作,探索开发特色农业商业险种,助力农业发展。翔安区根据辖区气候和农产品特性,鼓励保险公司根据特色农业发展需求,开发多样化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产品,如针对龙眼、葱蒜、大蒜、种苗等特色农作物,开发低温、暴雨、高温、大风等气象灾害的指数保险产品。
(三)提升气象服务效能。近年来,我局强化与气象部门、保险机构、科研单位的协同合作,整合气象、农业、保险数据,建立农业气象数据共享平台,打通气象监测、土地流转、灾害记录等数据孤岛,实现气象资源与保险服务的联动。依托高标准农田自动气象观测体系、乡村气象观测站网、自动站等气象观测体系,针对低温阴雨、高温、持续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对不同作物提出农业生产关注与建议,发布精细化农用天气预报,提供关键发育期气象服务(胡萝卜采收期、大棚覆膜关键期等),强化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伴随式”气象服务,有效提升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监测预警能力。
(四)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为切实提升群众对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认知度,我局积极联动保险机构,通过农村广播、培训会、电视、网络、短信、微信等多种媒介形式积极开展农业保险政策宣传,普及气象指数保险知识,提升农户知晓率及接纳意愿,引导有意愿主体参保。安排保险机构为农户开展培训咨询服务,普及相关保险知识,对保险方案进行细致深入的阐释,将方案中的专业数据与文字转化为农户易于理解的表达,为投保工作创造积极有利的环境。建立基层协保员制度,协助农户完成投保、报案、理赔流程,优化服务体验,助力农民防范和化解农业生产风险。
三、今后推动计划
(一)优化政策支持环境。市有关部门将继续坚持惠民利农导向,完善市级财政奖补险种动态调整机制,积极探索推动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目录,营造良好金融环境,鼓励承保机构结合区域特色和农户需求,加大龙眼、胡萝卜、茶叶、种苗等特色农作物的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产品供给,满足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各类风险保障需求。
(二)强化部门合作。加强气象、农业、金融监管、保险等部门的深入合作,开展联合调研,根据农业经营主体实际需求确定关键气象指标,对气象指标进行精细化分级,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和协同推进机制,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共同研发符合厦门农业生产实际的农业气象指数保险,提高指数保险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鼓励保险公司根据厦门特色农业的发展需求,推动多样化的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产品研制,进一步丰富我市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产品,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对农民的保障作用,稳步提高农业风险抵御能力。
(三)加大宣传培训。市有关部门将持续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宣传工作,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加强对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等创新性保险产品的宣传力度,多渠道普及险种的运作原理和理赔机制,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认知度和投保意愿。同时,组织专家学者和保险机构人员为农户提供培训咨询,普及相关知识和技能。通过持续宣传和培训,逐步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增强农户保险和防灾意识,最大程度降低农户受灾损失,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的助推器、稳定器作用,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王伟文
联 系 人:林永利
联系电话:5727277
厦门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7月1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