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XM00120-12-01-2025-035 | 主题分类 | 议案提案 |
发布机构 | 厦门市农业农村局 | 文 号 | 厦农函〔2025〕63号 |
生成日期: | 2025-07-28 | ||
标 题: | 厦门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2064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 ||
内容概述: | 厦门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2064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
答复类别:A类
民革界别活动小组:
《深化农村改革探索厦门城郊型农业农村现代化方法路径的建议》(第20252064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近年来,我市在探索厦门城郊型农业农村现代化实践中,积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突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重点,联系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实际,统筹推进城乡社区融合发展。通过加强区域协作,推动强村带弱村,以产业共建、资源共享等方式,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均衡发展。贵组提出深化农村改革,探索厦门城郊型农业农村现代化方法路径的建议,具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与提案联系人沟通交流,会同各协办单位认真做好答复工作。
二、措施与成效
(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得到提升。一是建立健全近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开展城中村治理现代化专项调研,总结宣传近邻党建引领城乡治理典型经验,指导推动村社区党组织扎实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工作,让群众主动参与乡村治理。二是推进乡村建设任务。推动22项农村建设品质提升,完成投资3.17亿元。实施农村房前屋后整治提升三年行动,推动首批25个试点村整治提升。抓实农村“三大革命”,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优质水比例、主要流域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小流域省考及“以奖促治”断面水质达标比例均达100%,农村生活垃圾全面实现日产日清和无害化处理,“绿盈乡村”实现全覆盖。实施乡村公路、供水、水利、通信和电力等主要建设项目21个,完成投资超5亿元。
(二)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成效明显。立足城郊型农业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品种创新、政策创新、模式创新,加快推动城郊型高附加值特色农业发展,更好发挥服务城市功能。一是聚焦科技创新“赋能”。推动农芯数字、天卫科技等企业,打造畜牧产业大数据管理、农作物品种分类与分析等示范应用场景,以“AI+”赋能畜禽、果蔬等农业产业发展。二是打造现代种业“芯片”。加快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建设种业博览园、都市水产种业园等12个重点项目。建成进境种质资源隔离检疫基地,探索种质资源快速引进机制。新引进培育企业6家,引进台湾优良品种19个。三是做强农业产业“链条”。打造乡村“土特宴”,举办乡厨大赛,构建多业态、多领域、多品牌闽菜发展矩阵。扶持龙头企业发展项目30个,新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发展“互联网+农业”等新业态,组织3.3万场农产品直播,零售额164.6亿元、同比增长35.4%。
(三)农文旅融合发展带动增收致富。推进厦门特色的农文旅融合发展,实现城乡相辅相成、融合发展。2024年举办23场“主持人陪你乡村游”活动,带动农文旅直接消费超500万元。一是推出一个“厦乡趣”品牌。以“城郊型乡村休闲文化生活”为核心,打造集文化创意、农事体验、亲子研学等于一体的“厦乡趣”品牌,作为我市农文旅总标志IP。二是建设一个智慧服务平台。开发“厦乡趣”小程序,实现“信息发布+集中宣传+客源归集+客户反馈+用户分析+数据决策”全链条闭环。平台集成全市引客下乡活动资源、客群资源、线路资源和宣传资源,借助“实时热力图”“经验数据图”,有效引导分流、避免扎堆。三是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策划“鸟语花乡”“古色古乡”“书乡门第”等十大主题活动,年开展100场以上。发挥媒体优势,挖掘乡村故事,提供情绪价值,实现“办一场活动、炒热一个村”,组织村集体和村民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并从中获利。
(四)通过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统筹整合涉农“大专项”资金近3亿元,设立贷款规模6亿元的农业信保基金和资金规模1亿元的农业科技创新产业基金,采用“政银担”合作、直投项目等模式,重点支持现代农业产业。通过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规范实施点状布局等措施,供应发展用地6.54公顷、建筑面积24.49万平方米。按照“两化三单”工作法,合理安排项目用地,策划推动2025年19个现代农业产业项目。推动农村产权“数字化阳光交易”,累计完成进场交易5.6亿元。通过推动资金、资产和土地等要素有序流动和高效利用,有效激发乡村振兴内生活力。
三、今后推动计划
(一)集聚智慧,探索建设“城乡融合新型基层社区”。深化近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探索,以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重点,以为基层赋权增能、减负增效和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进一步健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厦门城乡融合发展和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二)挖掘潜力,持续完善农文旅融合发展。充分挖掘闽南地区独特“山海田厝”资源禀赋,打造建设乡村振兴品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充分调研,不断梳理乡村产业发展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特色优势,进一步推动特色乡村建设、特色农业发展、“一村一品”培育,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坚持高质量发展乡村旅游,深化开展“引客下乡”活动。大力建设乡村“五个美丽”,培育“美丽乡村+”农业、文化、旅游等新业态。持续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三)深化改革,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健全完善涉农“大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机制,开展2025年涉农“大专项+竞争性分配”。优化涉农金融服务水平,指导“金融支农联盟”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巩固提升生猪、设施蔬菜等农业保险规模,扩大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保险等业务覆盖面。研究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王伟文
联 系 人:杜鑫
联系电话:0592-5727253
厦门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7月10日
(此件主动公开)